
冷空气
今明两天进一步东移南下
图源:苏州气象
降温范围迅速扩展到
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
降温过后中东部气温
将大面积刷新立秋后的新低
图源:中国天气网
对于咱们苏城来说
冷空气将在今天夜里到来
届时天气将转阴有小雨
图源:苏州气象APP
尽管小雨来去匆匆
但气温将大打折扣
预计明晨最低气温13℃左右
最高气温仅22℃左右
同时今天夜里到明天的风力
也会比较大
图源:苏州气象APP
对此, 苏州疾控
提醒 大家 请 及 时添 衣保暖
并注意防范以下疾病
呼吸系统疾病:
降温时分哮喘、慢阻肺要留意
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,使呼吸道抵抗力减弱,病毒或细菌极易入侵,很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,如流感、肺炎、哮喘等。
因此,气温骤降时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。
疾控建议:体质弱的人在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门,出门时可以戴口罩,增加衣服,重视头部、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。
消化系统疾病:
降温天气“老胃病”容易发作
天气转凉时,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,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、胃溃疡、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。
疾控建议: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,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,防止腹部受凉。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,多喝些热水,少吃冷食,按时吃饭。
心脑血管疾病
气温骤降,谨防心梗、脑梗
寒冷的季节里,心、脑负荷加重,而且血液黏稠度往往会增加,易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中风等疾病。
疾控建议:秋冬季要注意保暖,定期监测血压,合理用药控制血压,如果有胸闷、隐痛或心慌等情况,即使发作时间很短,也要格外重视,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中风发生前往往都有一些早期征兆,如短暂性视力障碍,常常哈欠连连等,甚至是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、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、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。凡是出现这些症状者,必须重视,应及早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。
骨关节类疾病
天冷气温低,骨折的人增多
随着气温降低,人的血管收缩,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,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,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。寒冷刺激下,还有可能诱发腰痛、肌肉痉挛等。
疾控建议: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,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行,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,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。在室外锻炼时,要尽量避开积水、结冰的路面,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,伸展肢体,进行“预热”。
深秋时节做好保暖工作
可以有效防住寒气、预防疾病
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
做好关节、头颈、口鼻
腰腹和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
来源 | 苏州气象、苏州疾控、苏州交通广播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
本地靠谱的公众平台
